卓尔M系列除颤仪拆卸上壳组件图解
上壳组件上精心布局了众多关键的操作区域与接口。醒目的控制按钮均匀分布,触感清晰且反馈灵敏,医护人员在分秒必争的急救时刻,仅凭触摸便能快速、精准地完成诸如选择除颤能量等级、启动充电流程、执行电击除颤等一系列关键操作,显著提升了救治效率。嵌入式成人儿童一体化除颤板,更是上壳组件的一大设计亮点,它具备皮肤接触感应功能,能够实时监测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的贴合状况,一旦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,便会立即通过设备发出提示,确保除颤电流能够顺利、高效地传导至患者心脏,从而大大提升除颤效果。此外,除颤板还集成了选择能量、充电、电击及打印控制等多种功能,实现了操作的高度集成化,方便医护人员快速操作。
在与其他部件的协同运作方面,上壳组件同样表现出色。其内部结构经过精心设计,与显示屏紧密配合,为屏幕提供稳固的支撑,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,屏幕都能稳定显示患者的心电波形、除颤参数等关键信息。同时,上壳组件还为各类连接装置,如心电电缆接口、多功能电极片接口等,提供了精准且稳固的安装位置,保证了数据传输与电流传导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
在设备的维护与升级方面,上壳组件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便捷性。其安装与拆卸方式简便合理,维修人员能够轻松打开上壳,对内部部件进行检查、维修或升级,有效缩短了设备的停机时间,使设备能够随时处于最佳的备用状态,为医疗急救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而且,上壳的表面材质易于清洁和消毒,符合医疗环境对设备卫生的严格要求,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。
所需工具
1号和2号飞利浦螺丝刀
安装
取下前面板(参见第2步)。
1. 拧下固定通用线缆的两个螺钉。
2. 拆卸通用电缆时,不要丢失O型圈。
3. 拧掉上壳前面的三颗菲利普斯螺钉。
重新安装上壳组件。反向执行上述步骤。确保电池插针垫圈设置正确。
步骤1:从上壳组件的背面拆除两个螺钉,从前面拆除三个螺钉。
步骤2:通过向下按压桨叶井将下壳体固定在桌子上。使用提手将上壳体向上抬起。
步骤3:确保橡胶垫圈覆盖电池接触针。如果垫圈仍安装在外壳上,请将其取下并放在接触针上。在安装上壳之前,请确保电池针垫圈已正确安装。
以上是卓尔M系列除颤仪拆卸上壳组件图解,若想要《Zoll-M-Series-Defibrillator---Service-manual维修手册》,可以扫以下二维码进行添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